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广泛应用,给双方的防空系统造成了极大压力。双方军队都大量使用低成本且具高机动性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因其迅捷的飞行速度和灵活的机动性,使得防空系统的传统防御手段常常无法有效应对,难以拦截,甚至能够突破防线,对重要目标造成威胁。可以预见,未来的战场上,反无人机作战将成为一项关键的防御任务。在这方面,中国军方也不甘示弱泸深投,正在积极研发并部署各种先进的无人作战及反无人机武器系统。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93周年阅兵临近,外界也陆续曝出了可能参与阅兵的装备。近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无人作战与反无人作战领域的大片《陆战之翼》中首次公开展示了新型大型车载激光防空武器的实战打靶画面。这个装备看起来有些科幻,但若是俄乌方面看到,一定会倍感羡慕。这款激光防空系统由以研发陆战装备而闻名的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NORINCO)开发,名为OW5激光防空系统,早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就曾有过首次亮相。与之前的展示相比,这次公开的是OW5-A50型激光防空武器系统的升级版本,其前身为OW5-A10型。
展开剩余76%该系列激光武器系统的不同型号在功率和作战距离上有所不同。比如OW5-A10型可在2公里范围内有效拦截目标,而OW5型激光防空系统的性能更为出色,能够应对那些“低、慢、小”的目标,其高效的拦截能力和低廉的使用成本,对目前俄乌双方的作战需要而言,极具吸引力。OW5激光防空系统由光纤激光系统、光电跟踪发射系统、搜索预警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储能与热管理系统、以及作战平台等六大核心子系统组成泸深投,能够独立完成空中无人机目标的探测、锁定、跟踪及拦截任务。
北方工业集团指出,该系统可在极短的几秒钟内锁定并稳定照射目标,利用高能激光烧蚀无人机的关键部位,使其失控、爆炸或坠落。与传统的防空导弹拦截方式相比,激光武器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激光速度极快,几乎以光速传输,目标在瞬间就会被击中,敌方根本来不及反应;其次,激光精度极高,能够精确打击目标的关键部位;而且,激光武器的发射几乎是隐形的,敌方难以察觉;最重要的是,激光的使用成本极低,相比每枚防空导弹需要几十万美元,激光武器每次的打击成本仅需几元电费,因此它在面对大规模、饱和式的无人机群攻击时,具有无与伦比的性价比优势。
OW系列激光防空武器包括多个不同型号,如OW5-A10、OW5-A30、OW5-A50、OW5-A50A等,输出功率分别为10千瓦、30千瓦、50千瓦等,主要用于应对无人机等空中“小、低、慢”目标。其中,OW5-A10型激光防空系统可以安装在猛士高机动底盘上,具备较强的机动性,能够迅速部署到不同作战地区,并配备“能量包”和“指挥中心”,可以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减少对外部支援的依赖。然而,由于其功率相对较低,在应对大规模、强防护目标时泸深投,其打击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OW5-A50型激光防空武器系统则使用了8×8重型卡车底盘,搭载了功率为50千瓦的激光发射系统,具有强大的激光打击能力,可以有效打击多个空中目标。而OW5-A50A型则是该系列的更高版本,采用了更为先进的陕汽SX2306 HMV3八轴底盘,配备了四通道的综合光电侦测系统,包括白光、微光、红外和激光通道,雷达系统也更换为新型相控阵低空警戒雷达,进一步提高了目标的探测距离和打击精度。
事实上,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已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的“寂静狩猎者”系统早在2022年便出口到沙特,并在实战中成功击落了至少13架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展示了强大的低空无人机拦截能力。这一系统由激光发射器、电池储能设备及多个电子终端组成,能够在200米至4000米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拦截,并且能够在较远距离内打击2米直径以下的无人机。
与“寂静狩猎者”类似,电科集团的“天盾激光防空系统”同样具备强大的拦截能力,并且在国际防务展上成功拦截了21架无人机,命中率达到了100%。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实战测试,该系统共计击落了110架靶机,展示了其卓越的实战性能。
从“寂静狩猎者”到“天盾”,再到如今的OW5-A50型,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战术激光武器家族,涵盖了不同功率和作战平台,具备了强大的出口和部署能力。这些激光武器的成功研发泸深投,不仅体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也显示了中国在未来战场上的先进作战理念和全面作战能力。
发布于:天津市九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