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东策略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度小满近期展现出亮眼的业绩增长态势,然而在这份光鲜背后,其经营策略与资产状况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战略层面的调整正悄然进行。
作为脱胎于互联网巨头的金融科技平台,度小满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快速扩张,但其业务模式始终面临用户黏性不足、获客成本高企的挑战,这些问题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愈发突出。
当前,小额贷款行业整体处于收缩周期,监管政策的收紧进一步压缩了发展空间。度小满虽试图通过技术转型寻找新的突破口,但在缺乏场景生态支撑的情况下,其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01
靓丽业绩后的隐忧鼎东策略
2025年5月,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披露的资产支持票据说明书显示,去年这家公司实现营收22.57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06.10%,净资产收益率达11.08%,创历史新高。更惊人的是其效率——仅靠2.42亿元利息支出就撬动22.57亿元营收,净利率飙升至38.06%,远超爱马仕等奢侈品牌。
然而,光鲜数字背后却藏有玄机。公司总资产规模从2023年末的194.82亿元降至165.27亿元,缩水近30亿元。利润增长与资产缩水的“倒挂”,揭示了度小满的战略转向——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贷款移出资产负债表。
截至2024年末,度小满发行了27笔ABS/ABN产品,余额合计245.38亿元。然而,这实质是一种监管套利,资产出表可规避资本金约束,但也放大了风险传导链条。
回顾度小满的诞生,曾承载着百度的金融科技野心。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2015年成立的百度金融,它是百度整合旗下金融业务后推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依托于百度的技术基因,专注于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2018 年 4 月,百度金融正式更名为“度小满”,这一品牌名称蕴含着“源自百度,小得盈满,前行不止”的美好寓意,体现了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
度小满的核心业务板块主要聚焦于信贷服务、理财服务以及保险服务等领域。在信贷服务方面,旗下的“有钱花”品牌,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贷款渠道。理财服务和保险服务。
早期的度小满扩张堪称迅猛鼎东策略,2016年至2021年,营收从1.02亿元飙至30.18亿元,年复合增速近97%。
但是,业绩快速增长下的度小满流量获取成本持续攀升。
资料显示,由于缺乏支付宝的电商场景或微信的社交生态,不支持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场景,度小满难以形成用户黏性。理财用户的平均持仓时长远低于行业水平。这种低黏性特征进一步削弱了平台的资金沉淀能力,形成业务规模缩水与用户流失加剧的恶性循环。
据App Growing监测,2024年3月至9月,度小满互联网广告投放额达1.6亿元,日均烧钱75万元。它赞助《哈哈哈哈哈第五季》等热门综艺,在2025年Q1以38977秒的露出时长,登顶互联网金融品牌榜首。
高成本迫使公司更依赖高息差产品——其消费贷年化利率常逼近24%的监管红线,通过“服务费前置”等设计维持收益。
但是,这一套经营模式或正陷入恶性循环中。简单来说,度小满交稿的获客成本需通过高利率覆盖,因此也导致高风险用户逾期率上升,公司只能通过暴力催收压制不良率,这也导致了品牌声誉受损,因此进一步推高更高获客成本。
2024年其消费贷不良率仅1.09%,但代价是数万条投诉中的“通讯录爆破”“伪造法律文件”等指控。
02
行业收缩下估值下滑
净利创历史新高的度小满,还面临着整个小贷行业的收缩压力。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仅剩5081家,较2015年的8910家锐减43%;从业人数从11.7万人萎缩至4.3万人;贷款余额缩水超2000亿元。仅2025年一季度,就有176家小贷公司消失。
2025年1月,《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彻底重构行业规则。专家表示,新规提高准入门槛、严控资金来源、限定贷款利率,约20%机构将被迫退出。
行业收紧的同时,度小满同样遭遇监管压力。
2024年9月,因未备案支付协议、实名审核不严等六项违规,度小满支付被罚121万元。更致命的威胁来自《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当银行收紧助贷合作,度小满93.24%的消费贷业务根基将被动摇。
面对行业遇冷,度小满将赌注压向AI。
2023年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次年推出金融大模型“轩辕-FinX1”,宣传其在金融认证考试中“超越GPT-4o”。但技术光环难掩落地尴尬:当前AI在金融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等基础场景,对核心风控贡献有限。
但大势所趋下,公司估值也受到了影响。
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度小满估值从2019年的200亿骤降至2024年的110亿,排名从全球独角兽第84位滑至759位。相较蚂蚁、微众等生态型平台,缺乏场景支撑的度小满,正面临不小的挑战。
综上所述,面对行业收缩与监管收紧的双重压力,度小满能否顺利破解高息差依赖模式与获客成本困;场景生态缺失的结构性短板下,能否在合规经营与可持续增长间找到新平衡鼎东策略,《蓝筹企业评论》将会持续关注。
九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